森林火災立案標準是什么

如果森林發生了火災林業森林火災相關資質的話,那往往就會釀成巨大的災難,嚴重的時候甚至周圍存在的山民都要搬離家園。而根據實際情況來分析,森林火災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因為氣候干燥或者過失而引發的。而在過失的情況下,其實就有可能構成犯罪,即 失火罪 。這個時候需要看是否達到了規定的 立案 標準,那么森林火災立案標準是什么呢?林業森林火災相關資質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森林火災立案標準是什么 失火罪的情節輕重,更高法院沒有制定統一的標準,《國家林業局、公安部關于森林和陸生野生動物 刑事案件管轄 和立案標準》中規定林業森林火災相關資質:失火造成森林火災,過火有林地面積2公頃以上,或者致人重傷、死亡的應當立案,過火有林地面積為10公頃以上,或者致人死亡,重傷5人以上的為重大案件;過火有林地面積為50公頃以上,或者死亡2人以上的,為特別重大案件。 此外就是各省高院結合本省實際情況制定的規定,如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省人民檢察院和省公安廳聯合制定的《關于辦理失火和消防責任事故案件的若干規定》中規定: (一)過失引起火災,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以 刑法 之一百一十五條第二款之規定,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有期徒刑 : 1、導致死亡3人以上; 2、重傷10人或者死亡、重傷10人以上; 3、造成直接財產損失100萬元以上; 4、燒毀30戶以上且直接財產損失總計50萬元以上; 5、過火有林地面積為50公頃以上或防護林、特種用途林10公頃以上; 6、人員傷亡、燒毀戶、直接財產損失雖不足規定數額,但情節嚴重,使生產、教學、生活受到重大損害的。 (二)過失引起火災,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以刑法之一百一十五條第二款規定之“情節較輕”,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拘役 : 1、導致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傷3人以上; 2、造成直接財產損失30萬元以上; 3、燒毀15戶以上且直接財產損失總計25萬元以上; 4、過火有林地面積為2公頃以上。 二、森林失火罪處罰 《刑法》 之一百一十四條 【 放火罪 】【 決水罪 】【 爆炸罪 】【 投放危險物質罪 】【 以危險 *** 危害公共安全罪 】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林業森林火災相關資質他危險 *** 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之一百一十五條 【放火罪】【決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險物質罪】【以危險 *** 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林業森林火災相關資質他危險 *** 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 死刑 。 【失火罪】【 過失決水罪 】【 過失爆炸罪 】【 過失投放危險物質罪 】【 過失以危險 *** 危害公共安全罪 】過失犯前款罪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在看完了上文的內容之后,相信大家此時也已經清楚森林火災立案標準其實對應的就應該是失火罪的立案標準,但如果此時認定是有人故意放火燒山的話,情節就很惡劣了,這樣的情況下也不會再按照失火罪來定罪處罰,往往會被認定為放火罪。

微信號: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森林防火的知識,法律等

一.森林防火常識

1.森林火災的危害

森林火災是森林最危險的敵人,也是林業最可怕的災害,它會給森林帶來最有害,具有毀滅性的后果。森林火災不只是燒毀成片的森林,傷害林內的動物,而且還降低森林的更新能力,引起土壤的貧瘠和破壞森林涵養水源的作用,甚而導致生態環境失去平衡。盡管當今世界的科學在日新月異地向前發展,但是,人類在制服森林火災上,卻依然尚未取得長足的進展。

2.森林火災的種類及分類

根據森林火災燃燒部位,蔓延速度,受害部位和程度,大致可把森林火災分為三大類:1.地表火 2.樹冠火 3.地下火 以受害森林面積大小為標準,森林火災分為以下四類: 1.森林火警:受害森林面積不足1公頃或其他林地起火(包括荒火); 2.一般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1公頃以上,不足100公頃的; 3.重大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100公頃以上不足1000公頃的; 4.特大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1000公頃以上的;

3.森林火災的起火原因

森林火災的起因主要有兩大類:人為火和自然火 (一)人為火包括以下幾種: 1.生產性火源:農、林、牧業生產用火,林副業生產用火,工礦運輸生產用火等; 2.非生產性火源:如野外炊煙,做飯,燒紙,取暖等; 3.故意縱火 在人為火源引起的火災中,以開墾燒荒、吸煙等引起的森林火災最多。在我市的森林火災中,由于炊煙、燒荒和上墳燒紙引起的火災占了絕對數量。 (二)自然火:包括雷電火、自燃等。由自然火引起的森林火災約占我國森林火災總數的1%。 影響火災的三要素 溫度、濕度和單位可燃的載量。

4.森林火災的發現-發現比撲滅更有意義

森林火災危害大,撲滅困難,于是在火災還在萌芽狀態立即撲滅它就顯得尤為重要。 森林火災因為常常處在深山老林中,不易發現,故而發現火災對于早撲滅火災具有重要意義。 1,興建了望塔 國內目前存在較多的技術落后方式。 了望臺監測,是通過了望臺來觀測林火的發生,確定火災發生的地點,報告火情,它的優點是覆蓋面較大、效果較好。存在的不足:是無生活條件的偏遠林區不能設了望臺;它的觀察效果受地形地勢的限制,覆蓋面小,有死角和空白,觀察不到,對煙霧濃重的較大面積的火場、余火及地下火無法觀察;雷電天氣無法上塔觀察;了望是一種依靠了望員的經驗來觀測的 *** ,準確率低,誤差大。另外了望員人身安全受雷電、野生動物、森林腦炎等的威脅。 2.,建立視頻監控系統 目前國內主流的監控方式。 這是傳統城市監控的簡單延伸,將采集視頻圖像通過微波匯總,由人工完成集中監視; 人工監視易造成肉眼疲勞,視頻中的火情不易被查覺,造成漏報; 監控中心的視頻線路較多,人工監視也無法一一監看,易造成漏報。 所以,傳統視頻監控的更大缺點是漏報率非常高。 傳統視頻監控是非數字化系統,許多智能應用無法實現。 3,建立智能預警系統 這是森林防火的發展方向,實現森林防火的智能化,信息化。 利用無縫融合智能圖像識別技術、面向對象的3D GIS技術、大型 *** 監控技術等高新技術,利用多項專利技術,結合林業管理的專業知識和林業防火的經驗,建立林業防火智能監測預警及應急指揮系統,從而實現林區視頻的自動監控、煙火準確識別、火點精確定位、火情蔓延趨勢推演、撲救指揮的輔助決策、災后評估等多方面功能,建立森林防火的完整業務鏈,并針對性地解決用戶的各種個性化需求。 如“森林衛士365”系列產品,主要由前端智能監控產品和后端應用系統構成。 前端智能監控產品包括重型數字云臺、基站智能控制箱、嵌入式的煙火識別智能處理器等; 后端應用系統包括海普聯網監控管理平臺、基于ArcGIS平臺的森林防火輔助決策及應急指揮系統。

5.撲救森林火災

(一)撲火時應如何強化安全措施 強化撲火組織。一是派有撲火經驗的同志擔任前線指揮員。二是臨時組織的撲火人員,必須指定區段和小組負責人。三是明確撲火紀律和安全事項。四是檢查撲火用品是否符合要求,撲火服是否寬松、阻燃。五是加強火情偵察,組織好火場通信、救護和后勤保障。六是從火尾入場撲火,沿著火的倆翼火線撲打。七是不要直接迎風打火頭,不要打上山火頭,不要在懸崖、陡坡和破碎地形處打火,不要在大風天氣下、烈火條件下直接撲火,不要在可燃物稠密處撲火。八是正確使用撲火機具。 (二)脫險自救 *** 退入安全區。撲火隊(組)在撲火時,要觀察火場變化,萬一出現飛火和氣旋時,組織撲火人員進入火燒跡地、植被少、火焰低的地區。二是按規范點火自救。要統一指揮,選擇在比較平坦的地方,一邊按規范俯臥避險。發生危險時,應就近選擇植被少的地方臥倒,腳朝火沖來的方向,扒開浮土直到見著濕土,把臉放進小坑里面,用衣服包住頭,雙手放在身體正面。四是按規范迎風突圍。當風向突變,火掉頭時,指揮員要果斷下達突圍命令,隊員自己要當機立斷,選擇草較小,較少的地方,用衣服包住頭,憋住一口氣,迎風猛沖突圍。人在7.5秒內應當可以突圍。千萬不能與火賽跑,只能對著火沖。

6.森林火災有哪些危險和后果

1、森林火災不僅會燒死許多樹,降低林分密度,破壞森林結構;同時還引起樹種演替,由低價值的樹種、灌叢、雜草更替,降低森林的利用價值。 2、由于森林燒毀,造成林地 *** ,失去森林涵養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將引起水澇、干旱、泥石流、滑坡、風沙等其他自然災害發生。 3、被火燒傷的林木,生長衰退,為森林病蟲害的大量衍生提供了有利環境,加速了林木的死亡。森林火災后,促使森林環境發生急劇變化,使天氣、水域和土壤等森林生態受到干擾,失去平衡,往往需要幾十年或上百年才能得到恢復。 4、森林火災能燒毀林區各種生產設施和建筑物,威脅森林附近的村鎮,危及林區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同時森林火災能燒死并驅走珍貴的禽獸。森林火災發生時還會產生大量煙霧,污染空氣環境。此外,撲救森林火災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影響工農業生產。有時還造成人身傷亡,影響社會的安定。 5預防森林火災的主要措施: (1)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組織機構 (2)《森林防火條例》規定,森林防火工作實行各級人民 *** 行政領導負責制,要組織有關部門設立森林防火指揮部。 6森林火災綜合治理 以《森林防火條例》為依據,以“抓基層、抓基礎”為重點,以抓具體措施為突破口,深入貫徹“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森林防火方針,不斷改革、不斷創新,建立“立足基層、立足基礎,鄉自為戰、村自為戰,群防群治、自防自救”的森林防火新機制。 主要內容是:1、加強宣傳教育。2、強化野外火源管理。3、加快防火工程建設。4、加強森林防火隊伍建設。5、加強指揮調度。6、強化監督檢查。7、森林火災善后處理。 7林火發生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即:森林可燃物、火險天氣和火源 森林可燃物 按易燃程度分:一是易燃物:在一般情況下,易干燥,易燃,且燃燒速度快。這類可燃物包括:地表干枯的雜草、枯落葉、凋落樹皮、地衣和苔蘚及針葉樹的針葉、小枝等。 二是燃燒緩慢可燃物:一般指顆粒較大的重型可燃物,如枯立木、樹根、大枝、倒木、腐殖質等。這些可燃物不易燃燒,但著火后能長期保持熱量,不易撲滅。在清理火場時很難清理,而且容易發生復燃火。 三是難燃可燃物:指正在生長的草本植物、灌木和喬木。 火險天氣 在森林可燃物和火源具備的情況下,林火能否發生主要取決于火險天氣,一般來說,火險天氣也就是有利于發生森林火災的氣候條件,如氣溫高、降水少、相對濕度小、風大、長期干旱等。 火源 火源包括人為火和自然火。 撲滅森林火災基本原理和 *** 有哪些: 在撲滅森林火災時,只要控制住發生火災的任何一因素,都能使火熄滅。 原理: 1、低可燃物的溫度,低于燃點以下。2、阻隔可燃物,破壞連續燃燒的條件。3、使可燃物與空(氧)氣隔絕。 基本 *** : 1.冷卻法 在燃燒的可燃物上灑水、化學藥劑或濕土用來降低熱量,讓可燃物溫度降到燃點以下,使火熄滅。 2.隔離法 采取阻隔的手段,使火與可燃物分離、使已燃的物質與未燃的物質分隔。一般采取在可燃物上面噴灑化學藥劑,或用人工撲打、機翻生土帶、采用高速風力、提前火燒、適度爆破等辦法開設防火線(帶)等,使火與可燃物、已燃燒的可燃物與未燃燒的可燃物分隔。同時通過向已燃燒的可燃物灑水或藥劑,也能增加可燃物的耐火性和難燃性。 3.窒息法 通過隔絕空氣使空氣中的含氧率降低到14—18%以下,而使火窒息。一般采用機具撲打,用土覆蓋,灑化學藥劑,使用爆破等手段使火窒息。 撲火時需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撲救森林火災,由當地人民 *** 或森林防火指揮部統一組織和指揮。接到撲火命令的單位和個人,必須迅速趕赴指定地點,投入撲救工作。

森林防火法律

新修訂的《森林防火條例》已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森林防火條例》施行20年來的首次修訂。根據新《條例》規定,個人違反森林防火規定將被處以200元—5000元的罰款。無防火裝置車進森林更高罰兩千。

根據新《條例》,對違反森林防火規定的,除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和給予警告外,還要對個人處以200元—5000元的罰款,對違反規定的單位處以2000元—10萬元的罰款,而以前的《條例》對于違反森林防火規定的行為處罰僅為警告或10元—500元的罰款。同時,在森林防火期內,如果有人駕駛沒有安裝森林防火裝置的機動車進入森林防火區,在以前只是對其處以10元—50元的罰款或警告,新《條例》實施后,駕駛者將面臨200元—2000元的罰款。

制定防火預案提升到法規高度 新《條例》,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及其森林防火指揮機構、縣級以上人民 *** 林業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未按照有關規定編制森林火災應急預案或不依法履行相關職責等,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將依法受到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森林火災分類標準更改 新《條例》則將傷亡人數也納入了森林火災的分類標準,拋開受害森林面積不談,只要造成一定數量的人員傷亡就要定性為相應級別的森林火災。此外,新《條例》將不再說“森林防火 *** 期”和“森林防火 *** 區”,而改稱“高森林火險期”和“高森林火險區”。

國家、省關于森林火災報告的有關規定和制度

法律分析:(一)森林火災信息實行歸口分級報告制度。信息報送應當及時、準確、詳細、規范。凡需要向人民 *** 應急管理辦公室報告的火情,由本級森林防火指揮部歸口管理,并按規定上報。其他有關部門發現和掌握的森林火災信息,應當及時通報本級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

(二)森林火災實行有火必報制度。森林火災發生后,各級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應當迅速了解和掌握情況,立即按照規范要求向上級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報送火災及處置信息。

(三)衛星林火監測熱點核查實行零報告制度。省級防火辦對國家防火辦通報的衛星監測熱點,應當迅速核查,無論是否為森林火災,都應當按規定及時反饋。

(四)防火緊要期、重點期和國家森防期指定時段實行森林防火調度日報制度。省級防火辦,國家林業局北方、南方航空護林總站和武警森林指揮部需每日按規定的內容報告國家防火辦。

發生下列森林火災,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森林防火指揮機構應當立即報告國家森林防火指揮機構,由國家森林防火指揮機構按照規定報告國務院,并及時通報國務院有關部門:

(一)國界附近的森林火災;

(二)重大、特別重大森林火災;

(三)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重傷的森林火災;

(四)威脅居民 或者重要設施的森林火災;

(五)24小時尚未撲滅明火的森林火災;

(六)未開發原始林區的森林火災;

(七)省、自治區、直轄市交界地區危險性大的森林火災;

(八)需要國家支援撲救的森林火災。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之一百一十五條 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 *** 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過失犯前款罪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森林防火期內必須經過哪里批準

地方各級人民 *** 應當切實做好森林火災的預防和撲救工作:(一)規定森林防火期,在森林防火期內,禁止在林區野外用火;因特殊情況需要用火的,必須經過縣級人民 *** 或者縣級人民 *** 授權的機關批準。森林火災是森林最危險的敵人,也是林業最可怕的災害,它會給森林帶來最有害,更具有毀滅性的后果。森林火災不但燒毀成片的森林,傷害林內的動物,而且還降低森林的繁殖能力,引起土壤的貧瘠并破壞森林涵養水源,甚至會導致生態環境失去平衡。森林火災的起因主要有兩大類:人為火和自然火 : (一)人為火包括以下幾種: 1.生產性火源:農、林、牧業生產用火,林副業生產用火,工礦運輸生產用火等; 2.非生產性火源:如野外炊煙,做飯,燒紙,取暖等; 3.故意縱火 :燃燒干草,燃放爆竹禮花等; 在人為火源引起的火災中,以開墾燒荒、吸煙等引起的森林火災最多。在我國的森林火災中,由于炊煙、燒荒和上墳燒紙引起的火災占了絕對數量。 (二)自然火:包括雷電火、自燃等。由自然火引起的森林火災約占我國森林火災總數的1%。

法律依據:《森林防火條例》 第二十五條 森林防火期內,禁止在森林防火區野外用火。因防治病蟲鼠害、凍害等特殊情況確需野外用火的,應當經縣級人民 *** 批準,并按照要求采取防火措施,嚴防失火;需要進入森林防火區進行實彈演習、爆破等活動的,應當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林業主管部門批準,并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中國人民 *** 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因處置突發事件和執行其他緊急任務需要進入森林防火區的,應當經其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并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

森林防火資料

一、森林火災的危害

森林火災是森林最危險的敵人,也是林業最可怕的災害,它會給森林帶來最有害,具有毀滅性的后果。森林火災不只是燒毀成片的森林,傷害林內的動物,而且還降低森林的更新能力,引起土壤的貧瘠和破壞森林涵養水源的作用,甚而導致生態環境失去平衡。盡管當今世界的科學在日新月異地向前發展,但是,人類在制服森林火災上,卻依然尚未取得長足的進展。

二、森林火災的種類及分類

根據森林火災燃燒部位,蔓延速度,受害部位和程度,大致可把森林火災分為三大類:1.地表火 2.樹冠火 3.地下火

以受害森林面積大小為標準,森林火災分為以下四類:

1.森林火警:受害森林面積不足1公頃或其他林地起火(包括荒火);

2.一般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1公頃以上,不足100公頃的;

3.重大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100公頃以上不足1000公頃的;

4.特大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1000公頃以上的;

三、森林火災的起火原因

森林火災的起因主要有兩大類:人為火和自然火

(一)人為火包括以下幾種:

1.生產性火源:農、林、牧業生產用火,林副業生產用火,工礦運輸生產用火等;

2.非生產性火源:如野外炊煙,做飯,燒紙,取暖等;

3.故意縱火

在人為火源引起的火災中,以開墾燒荒、吸煙等引起的森林火災最多。在我市的森林火災中,由于炊煙、燒荒和上墳燒紙引起的火災占了絕對數量。

(二)自然火:包括雷電火、自燃等。由自然火引起的森林火災約占我國森林火災總數的1%。

四、影響火災的三要素

溫度、濕度和單位可燃的載量。

五、撲救森林火災

(一)撲火時應如何強化安全措施

強化撲火組織。一是派有撲火經驗的同志擔任前線指揮員。二是臨時組織的撲火人員,必須指定區段和小組負責人。三是明確撲火紀律和安全事項。四是檢查撲火用品是否符合要求,撲火服是否寬松、阻燃。五是加強火情偵察,組織好火場通信、救護和后勤保障。六是從火尾入場撲火,沿著火的倆翼火線撲打。七是不要直接迎風打火頭,不要打上山火頭,不要在懸崖、陡坡和破碎地形處打火,不要在大風天氣下、烈火條件下直接撲火,不要在可燃物稠密處撲火。八是正確使用撲火機具。

(二)脫險自救 ***

退入安全區。撲火隊(組)在撲火時,要觀察火場變化,萬一出現飛火和氣旋時,組織撲火人員進入火燒跡地、植被少、火焰低的地區。二是按規范點火自救。要統一指揮,選擇在比較平坦的地方,一邊按規范俯臥避險。發生危險時,應就近選擇植被少的地方臥倒,腳朝火沖來的方向,扒開浮土直到見著濕土,把臉放進小坑里面,用衣服包住頭,雙手放在身體正面。四是按規范迎風突圍。當風向突變,火掉頭時,指揮員要果斷下達突圍命令,隊員自己要當機立斷,選擇草較小,較少的地方,用衣服包住頭,憋住一口氣,迎風猛沖突圍。人在7.5秒內應當可以突圍。千萬不能與火賽跑,只能對著火沖。 [編輯本段]森林火災有哪些危險和后果??1、森林火災不僅能燒死許多樹木,降低林分密度,破壞森林結構;同時還引起樹種演替,由低價值的樹種、灌叢、雜草更替,降低森林利用價值。

??2、由于森林燒毀,造成林地 *** ,失去森林涵養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將引起水澇、干旱、泥石流、滑坡、風沙等其他自然災害發生。

??3、被火燒傷的林木,生長衰退,為森林病蟲害的大量衍生提供了有利環境,加速了林木的死亡。森林火災后,促使森林環境發生急劇變化,使天氣、水域和土壤等森林生態受到干擾,失去平衡,往往需要幾十年或上百年才能得到恢復。

??4、森林火災能燒毀林區各種生產設施和建筑物,威脅森林附近的村鎮,危及林區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同時森林火災能燒死并驅走珍貴的禽獸。森林火災發生時還會產生大量煙霧,污染空氣環境。此外,撲救森林火災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影響工農業生產。有時還造成人身傷亡,影響社會的安定。

??預防森林火災的主要措施:

??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組織機構

??《森林防火條例》規定,森林防火工作實行各級人民 *** 行政領導負責制,要組織有關部門設立森林防火指揮部。

??森林火災綜合治理

??以《森林防火條例》為依據,以“抓基層、抓基礎”為重點,以抓具體措施為突破口,深入貫徹“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森林防火方針,不斷改革、不斷創新,建立“立足基層、立足基礎,鄉自為戰、村自為戰,群防群治、自防自救”的森林防火新機制。

??主要內容是:1、加強宣傳教育。2、強化野外火源管理。3、加快防火工程建設。4、加強森林防火隊伍建設。5、加強指揮調度。6、強化監督檢查。7、森林火災善后處理。

??林火發生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即:森林可燃物、火險天氣和火源

??森林可燃物

??按易燃程度分:一是易燃物:在一般情況下,易干燥,易燃,且燃燒速度快。這類可燃物包括:地表干枯的雜草、枯落葉、凋落樹皮、地衣和苔蘚及針葉樹的針葉、小枝等。

??二是燃燒緩慢可燃物:一般指顆粒較大的重型可燃物,如枯立木、樹根、大枝、倒木、腐殖質等。這些可燃物不易燃燒,但著火后能長期保持熱量,不易撲滅。在清理火場時很難清理,而且容易發生復燃火。

??三是難燃可燃物:指正在生長的草本植物、灌木和喬木。

??火險天氣

??在森林可燃物和火源具備的情況下,林火能否發生主要取決于火險天氣,一般來說,火險天氣也就是有利于發生森林火災的氣候條件,如氣溫高、降水少、相對濕度小、風大、長期干旱等。

??火源

??火源包括人為火和自然火。

??撲滅森林火災基本原理和 *** 有哪些:

??在撲滅森林火災時,只要控制住發生火災的任何一因素,都能使火熄滅。

??原理:

??1、低可燃物的溫度,低于燃點以下。2、阻隔可燃物,破壞連續燃燒的條件。3、使可燃物與空(氧)氣隔絕。

??基本 *** :

??1.冷確法

??在燃燒的可燃物上灑水、化學藥劑或濕土用來降低熱量,讓可燃物溫度降到燃點以下,使火熄滅。

??2.隔離法

??采取阻隔的手段,使火與可燃物分離、使已燃的物質與未燃的物質分隔。一般采取在可燃物上面噴灑化學藥劑,或用人工撲打、機翻生土帶、采用高速風力、提前火燒、適度爆破等辦法開設防火線(帶)等,使火與可燃物、已燃燒的可燃物與未燃燒的可燃物分隔。同時通過向已燃燒的可燃物灑水或藥劑,也能增加可燃物的耐火性和難燃性。

??3.窒息法

??通過隔絕空氣使空氣中的含氧率降低到14—18%以下,而使火窒息。一般采用機具撲打,用土覆蓋,灑化學藥劑,使用爆破等手段使火窒息。

??撲火時需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撲救森林火災,由當地人民 *** 或森林防火指揮部統一組織和指揮。接到撲火命令的單位和個人,必須迅速趕赴指定地點,投入撲救工作。

森林防火資料 關于森林防火的資料

1、森林火災是森林最危險的敵人,也是林業最可怕的災害,它會給森林帶來最有害,更具有毀滅性的后果。

2、森林火災不但燒毀成片的森林,傷害林內的動物,而且還降低森林的繁殖能力,引起土壤的貧瘠并破壞森林涵養水源,甚至會導致生態環境失去平衡。盡管當今世界的科學在日新月異地向前發展,但是,人類在制服森林火災上,卻依然尚未取得長久的進展。

3、火災種類:根據森林火災燃燒中央地點,蔓延速度,受害部位和程度,大致可把森林火災分為三大類:地表火 樹冠火 地下火。以受害森林面積大小為標準,森林火災分為以下四類:森林火警:受害森林面積不足1公頃或其他林地起火(包括荒火);一般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1公頃以上,不足100公頃的;重大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100公頃以上不足1000公頃的;特大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1000公頃以上的。